本發(fā)明的生產工藝為:藥劑+輔助材料-碾碎-過篩-混合-(添加潤滑劑)-壓片
由于粉末直接壓片技術避免了制粒工藝,具有節(jié)省時間、節(jié)能、工藝簡單、工序少、適用于濕、熱穩(wěn)定性差等特點,但同時也存在粉末流動性差、片重差異大、粉末壓片易開裂等缺點,從而制約了該工藝的推廣。
所以,將粉體直接壓制為藥片時,應注意下列事項:
1、改進藥品的細節(jié)
采用粉末直接壓片的方法,必須是有一定厚度或晶體形狀的;藥品粉末應該是流動性好、可壓性好、潤滑好的。但是,大部分藥物并不具有上述特性,可以通過改進其性質等方法來克服。比如,在不適合直接壓片的情況下,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,如重結晶法、噴霧干燥法等,改變顆粒大小、分布、形態(tài)等。
為了更好的攪拌,藥物和輔料的堆密度、粒度、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能都要接近,特別是在規(guī)格較小、需要測定含量均勻度的藥品時,應謹慎選用不同的輔料。
2、微晶纖維素對壓縮性能的影響
可壓性與原料的可塑性、彈性以及材料顆粒的顯微形態(tài)等因素密切相關。微晶纖維素是一種具有很強彈性的多孔管結構,它是一種很容易發(fā)生變形的膠粘劑。微晶纖維素含量為5%時,片的硬度可明顯提高。若生產中的主要問題在于片劑的硬度,應考慮采用微晶纖維素,其含量可達到65%。但不同的賦形劑混合使用后,其可壓性會發(fā)生變化。
3、掌握好流動性
由粉體直接壓片的混料,其流動性不但對型腔填充和片重的差別有直接的影響,還對粉體的均勻性有很大的影響。因此,在配制配方時,除選用合適的稀釋劑外,還要加入助流劑,以提高其流動性。一般采用停止角、溢流速率等來表達粉體的流動性,測量停滯角的方法有固定漏斗法、固定圓錐底法和斜箱法。通常認為,在停歇角度小于30°的情況下,它的流動性更好;溫度超過40℃,則流動性較差。
4、加人潤滑液的時間要掌握
潤滑性是指在藥粉的表面潤滑程度。研究藥物混合粉的潤滑性時,要考慮到兩個問題:一是原料的性能和細度與潤滑劑種類、用量的關系:二是潤滑劑對藥粉的軟化作用。
不溶性潤滑劑是必須在粉體直接壓片時添加的,也就是將原料和其它輔助材料混勻,然后加入不溶性潤滑劑,而且要掌握好攪拌時間,以免造成崩解和溶解。
混合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混合時間越長混合效果越好,但是添加預膠化淀粉、微晶纖維素等輔料時,如添加過多的硬脂酸鎂,混合時間長,則片劑會出現軟化,因此一般不超過0.75%,混合時間、攪拌速度和強度都要經過檢驗。